收官总结启新程 | 圆满举办第二届德育导师素质能力大赛

学期岁末,为全面梳理学生工作成果、夯实收尾工作,学院隆重举办了第二届德育导师素质能力大赛。这场赛事为学期收官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全体学工队伍在回望与展望中收获动力、坚定信心。系列活动的圆满落幕,不仅为本学期工作画上圆满句号,更为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大赛继续沿用“笔试—谈心谈话—班会试讲”三大环节,立体化、全方位考察德育导师的综合素养。

 

主题班会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和关键载体,其设计水平与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塑造与提升。本次大赛特别设置“职业能力主题班会试讲”环节,正是为了引导和激励广大德育导师深入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规律与方法,打造高质量、有实效的主题班会课程。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赛事:曹景昭院长通过线上方式全程参与点评,刘雪竹副院长亲临现场指导并担任评委,学生工作处花香君处长担任主持,为赛事保驾护航。

庞佳璇、牛慧艳、路建、王晶、马诗雨等参赛导师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育人经验和大量鲜活的学生实践案例,将“沟通技巧”“团队协作”“自我修复”三大主题班会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不仅在理论上有着深厚积淀,更在实践中积累了无数宝贵经验,使得课堂教学生动而深刻,学生沉浸其中、受益匪浅。

“沟通技巧”主题班会中,路建、庞佳璇两位导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教会学生在不同场合下如何有效表达观点、倾听他人意见,并从中提炼有益信息。他们强调,良好的沟通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情感的传递与理解的桥梁。路建老师还特别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多元沟通场景,在沉浸与互动中深刻领悟沟通的艺术与技巧。

“团队协作”主题班会中,王晶老师分享了她在带领学生进行项目研究时的心得体会。她指出,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明确的目标、合理的分工以及良好的团队氛围。通过剖析历史上经典的成功团队案例,她让学生深刻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随后,王晶导师现场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处理团队内部冲突、如何共同达成目标,课堂气氛热烈而高效。

“自我修复”主题班会中,马诗雨、牛慧艳老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如何面对挫折与失败、如何从困境中恢复并变得更加坚强。她们鼓励学生勇敢分享自己的失败经历,从中提炼教训、转化为前进动力。同时,她们还教授学生一系列实用的心理调适技巧,帮助学生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冷静与积极的心态,真正做到“跌倒后优雅起身”。

参赛老师们不仅在班会上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教育智慧,更通过言传身教,深刻影响了在场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成长道路上更加自信与坚定。他们分享的鲜活案例、展现的育人情怀,一次次点燃现场气氛,赢得满堂喝彩与热烈掌声。

比赛结束后,曹景昭院长与刘雪竹副院长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两位院领导高度认可导师们的专业能力,特别赞扬了大家在比赛中彰显的敬业精神与教育智慧。他们指出,德育工作既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更离不开爱心与耐心的持续浇灌;希望全体导师持续学习、不断探索,深化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育人实效,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此次大赛不仅是一场竞技比拼,更是一场深度的经验交流与思想碰撞。通过赛事的举办,学工队伍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德育导师的工作热情持续高涨。站在新的起点上,我院学生工作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凝聚力量、砥砺前行,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书写更加辉煌的育人新篇章!